时间: 2025-10-11 浏览量:1287
怀孕是一段幸福的旅程,但部分孕妈妈可能会遇到“妊娠期高血压”这个常见挑战。
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产科六疗区副主任医师李楠表示,患上妊娠期高血压无需过度焦虑,科学的管理是保障孕妈妈和宝宝安全的关键。近期发布的《2025年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新指南》)为医生和孕妈妈提供了更清晰、更安全的行动指南。
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,希望孕妈妈们读懂“健康体重,理想血压”的意义,用科学管理为自己和宝宝筑起安全防线,平稳度过孕产期。
治疗目标:安全第一,而非追求“完美”血压 《新指南》开宗明义地指出,孕期降压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因血压过高对母体(如脑卒中、子痫)和胎儿(如胎盘早剥、生长受限)造成的急性、严重损害。 启动治疗的时机:当非同日多次测量,收缩压(高压)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(低压)≥90mmHg时,医生会开始评估。通常,在血压持续≥150/100mmHg时,会建议启动药物治疗。 生活方式是基石:对于轻度血压升高,医生会首先建议休息、保证睡眠、左侧卧位、合理营养及控制体重增长等非药物干预。 核心药物选择:安全有效的“三驾马车” 孕期用药,安全至上。《新指南》再次确认了以下三类一线首选药物,它们经过长期临床验证,有效且对胎儿相对安全。 拉贝洛尔:多面手,临床首选 特点:能同时阻断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,在降低血压的同时,通常不减少子宫胎盘的血流量。 优势:口服方便、疗效确切,是指南推荐的核心药物之一。尤其适合心跳偏快的孕妈妈。 用法:一般每日口服2-3次,每次50-100毫克。 硝苯地平(普通片或缓释片):快速控制的能手 特点:属于钙通道阻滞剂,能松弛血管平滑肌,从而降低血压。 优势:起效相对较快,常用于需要较快控制血压的情况。请注意,《新指南》推荐的是普通片或缓释/控释片,不推荐使用短效速释胶囊或舌下含服普通片,以防血压骤降。 用法:根据剂型不同,每日口服1-3次。 甲基多巴:历史悠久的安全“老将” 特点:作为一种中枢性降压药,它在孕期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,拥有最丰富的长期安全性数据。 优势: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证据非常扎实,是孕中、晚期降压治疗的可靠选择。部分孕妈妈可能会有嗜睡、口干等反应,但通常可以耐受。 用法:一般每日口服2-3次,每次250毫克。 【特别警示】孕期禁止或避免使用的药物 “普利”类和“沙坦”类药物(ACEI/ARB):如卡托普利、缬沙坦等,在孕期严格禁止使用,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它们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严重并发症。 利尿剂:如氢氯噻嗪,一般不常规使用。因为它可能使孕晚期本已不足的血容量进一步减少,影响胎盘灌注,除非存在特殊适应症(如母体合并心力衰竭)。 紧急情况的“王牌”:住院与静脉用药 当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或血压急剧升高(如≥160/110mmHg)时,需要住院进行紧急处理,通过静脉用药实现平稳、可控的降压。 1.拉贝洛尔注射液:起效迅速,是处理高血压急症的常用静脉药物。 2.乌拉地尔:另一种有效的静脉降压选择,可控性好。 3.硫酸镁:重要提示!硫酸镁主要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子痫抽搐,保护妈妈大脑,并非直接降压药。但它是处理重度子痫前期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常与降压药联合使用。
治疗方案是个体化的“专属定制” 《新指南》强调,不存在“一刀切”的方案。医生会为孕妈妈量身定制方案,综合考虑: 1.血压严重程度和孕周。 2.是否出现蛋白尿或其他不适症状(如头痛、眼花)。 3.自身的肝肾功能状况。 治疗方案可能是单一用药,也可能是“拉贝洛尔+硝苯地平”等联合用药,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并减少单药剂量过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。
家庭监测与积极配合 降压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,积极参与至关重要。 1.家庭血压监测:学会正确使用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,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。 2.严格遵守医嘱: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!血压稳定是药物控制的结果,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“反跳”,极其危险。 3.识别危险信号:如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剧烈头痛、视力模糊、上腹部剧痛、恶心呕吐等,必须立即就医。
总结与安心提示: 面对妊娠期高血压,请保持信心。《新指南》提供了更强大的科学后盾,请记住三个关键点: 1.目标明确:平稳降压,保障母婴安全。 2.药物安全:拉贝洛尔、硝苯地平、甲基多巴是值得信赖的一线选择。 3.医患同心:信任产科医生,积极配合,进行个体化治疗和严密监测。 初审:闻 静 复审:赵慕欣 终审:潘永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