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者 | 用半生做一件事,把“医生”二字写进生命里
2025-09-18 浏览量:2226


提起郎巍这个名字,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许多人眼中会浮现出一位眼神温暖、语气从容、眉宇间写满专注与坚持的医者。三十三载年华,他扎根妇科临床一线,用善良的心地、平静的心灵、精湛的技术,写就一部无愧于患者、无愧于初心的行医笔记。


1758251893972836.png


师承名门,深耕不辍


郎巍的从医之路,起源于一份朴素却坚定的热爱。没有显赫的家传,没有宏大的叙事,唯有对医学的一片赤诚。初入医院,他有幸师从誉满春城的“葛一刀”——葛平信教授。在严师的身教言传中,郎巍一步步打磨技术、积淀经验、锤炼医心。

2003年,他凭借扎实的临床功底与不懈努力,考入吉林大学攻读硕士。那三年,被他视作职业人生的第一次沉淀。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,他逐渐明确了自己作为妇科医生的使命与方向。


1758251907941092.png



援疆三年,淬炼成金


2010年,郎巍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。作为吉林省首批援疆医疗队成员,他远赴新疆,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支援。彼时孩子尚幼、父母已老,家中负担不轻,但他没有犹豫。

“既然要去,就去最需要我的地方。”


1758251921681271.png


2010年11月25日,援疆医生郎巍亲自主刀,成功完成巨大肿物切除手术。此例手术是阿勒泰市首例大型手术,填补了医院的空白,阿勒泰地区电视台“直播金山”新闻栏目进行了重点详细报导,吉林电视台的《吉林新闻联播》也进行了专题报导。

在辽阔的边疆,他直面生命的脆弱与医者的担当。他开展手术、带教当地医生、深入基层巡诊,竭尽全力提升妇科医疗水平。三载时光,不仅磨练出他独立处理复杂病情的能力,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医者之于社会的重量。

“人如弹簧,压得越紧,弹得越高。”回首那段岁月,郎巍感慨说,正是那段沉淀,让他真正走向成熟。


1758251934880332.png


六百公里,生命护航


至今难忘,援疆时那次生死转运。一位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急剧加重,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生命垂危。郎巍与团队果断决定跨越六百多公里,将她从阿勒泰转运至乌鲁木齐。

途中沙尘暴骤起,能见度急降,车辆不得不暂停前进。而孕妇情况持续恶化,家属情绪几近崩溃。郎巍一边监护、用药、给氧,一边沉着安抚。十二小时颠簸,十二小时守护,患者终于平安抵达。那一刻,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“医者使命”。


带领团队,创新突破


2018年,郎巍出任妇科三疗区主任。面对一支25人的团队,他深知,管理不仅是技术的引领,更是人心的凝聚。

他重视年轻人的培养。“他们思维活、接受快,要给他们机会迈出第一步。”他鼓励年轻医生登台手术、参与科普传播。科室中已有两位医生被评为“长春市科普专家”。

“患者的需求,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”2023年,随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推进,科室迎来新发展机遇。在医院领导与浙大妇院专家的支持下,郎巍带领团队不断学习新理念,提升技术水平。从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到全子宫切除,到宫颈癌、子宫内膜癌的微创治疗,他们真正实现了从“微创”走向“超微创”的跨越。


1758251952621246.png


1758251964178670.png


荣誉满载,初心不改


从业以来,郎巍屡获殊荣。“吉林健康卫士”“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先进个人”“援疆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医德标兵”“长春市卫计委科技领军人才”,更当选为吉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。对他而言,奖章虽亮,不及患者一句“谢谢”来得珍贵;荣誉虽重,不及手术成功那一刻的心安。


如今,郎巍与团队朝着成立妇科肿瘤诊治中心的目标稳步前行。

他立志打造一个辐射全省、影响区域的妇科肿瘤诊疗高地,守护更多女性的健康。他用半生时间,默默做一件事,把“医生”这两个字,写进自己的生命里,也写进无数家庭的希望里。


1758251992139684.jpg


1757917731368494.png

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经典手术案例


1757917746280745.png

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“四平移”举措


1757917763709810.png

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——浙大妇院吉林医院开办进展情况


1757917790210729.jpg


初审:郎   巍

复审:赵慕欣

终审:潘永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