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1日—12日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(以下简称“浙大妇院”)党委书记汪辉率队抵长,深入调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(以下简称“区中”)建设项目推进情况,并开展病例指导。此行,不仅检验了“区中”建设情况,进一步推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,惠及百姓健康,更为推进“区中”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新希望。
步履不停,实地检验建设进展
当天上午,在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党委书记王鹏里,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林杨,党委副书记、执行院长潘永苗等领导班子成员的陪同下,汪辉一行来到西部院区项目现场。 目前,住院楼、门急诊、医技楼、儿童保健和康复中心主体结构完成,室内砌筑、机电管道安装、幕墙及设备安装也已竣工。 汪辉一行细致走访了门诊和疗区、数字化手术室、VIP病房和行政办公区等区域,并对项目高质量推进提出中肯建议。 交流座谈,共话合作与发展 下午,双方围绕“区中”建设推进中取得的成绩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规划,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座谈。 林杨在发言中表示,合作近两年来,浙大妇院党委高度重视、鼎力支持,医院服务能力、管理水平均得到提升,区域百姓的健康福祉切实增强。同时,她也坦言,当前医院仍面临高端人才梯队建设、疑难重症技术突破、精细化管理深化等方面的瓶颈,期盼借助总院资源,共同探索突破路径。 潘永苗系统汇报了“区中”建设近两年来的推进情况,包括资金和政策落实、西部院区推进、新技术开展、科研立项及多个省内首创技术等方面的亮点成绩。他也指出在人员派驻、学科建设、亚专科建设、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、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希望得到总院进一步指导和支持。 凝聚共识,建言献策谋未来 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,双方围绕堵点、难点等具体问题展开“头脑风暴”。浙大妇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陈军辉,派驻领导班子总会计师王钟炎,党政办、外联办副主任叶淑雅,与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党委副书记王雪姣、副院长于伟崯、总会计师高丽、科教科科长兼实践技能培训中心主任鲍宏宇等,纷纷发言,畅谈机制创新、人才培养、管理策略等,凝聚了高度共识与发展信心。 高位引领,明确方向聚力前行 王鹏里强调,“区中”项目是重大民生工程,必须“挂牌”攻坚,全力以赴。他提出要清晰权责、积极应对挑战,发挥总院品牌与本土老专家优势,增强群众信任;要强化精细管理、提高效率、杜绝推诿,实现全院“一盘棋”;更要拓展服务外延,打造医院特色,走多元化发展之路。“相信在市政府、市卫健委和总院的支持下,我们上下同心,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。” 汪辉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“区中”建设的阶段性成果,并代表浙大妇院承诺自始至终将持续提供全方位支持。他从领导管理、医院运营、学科建设、业务发展等多维度给予指导:要严控进度节点,科学规划西部院区启用节奏;重点发展妇科肿瘤、微创技术、远程会诊等核心业务;强化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,建立内部激励与监管机制,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。 病例研讨,推动学科稳步发展 9月12日,一场由各科室负责人、护士长、医生代表参与的务实且专业的查房和病例研讨会顺利举行。 此次研讨聚焦两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。 研讨过程中,责任医师对病例进行了清晰、全面的阐述,涵盖患者病情、检查指标、诊断思路等关键信息。大家针对手术风险评估、手术方式选择、术后康复管理等环节进行了细致交流。 汪辉、林杨、潘永苗教授及妇科执行主任徐萍做病例点评,并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,围绕病例展开深入探讨,分析病情变化,探讨治疗方案,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明确且可行的指导。 此次病例讨论,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三级查房流程、确保病史采集及时准确,建立汇报病史规范及MDT体系,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;同时,强调了对肿瘤病人长期管理的重视程度,有力地推动妇产科学科服务能力的综合增强。 此次汪辉一行来长,不仅是对“区中”项目建设的一次“检阅”,也是惠及区域百姓健康的又一次实践,更是两院信念的再凝聚、战略与行动的再统一,也彰显了浙吉两地携手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担当、向着“区中”目标不断迈进的坚定决心! 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经典手术案例 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“四平移”举措 了解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——浙大妇院吉林医院开办进展情况 初审:马东宇 复审:赵慕欣 终审:王雪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