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丨“甜蜜陷阱”: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大揭秘
2025-09-04 浏览量:2575


卵巢巧克力样囊肿


在女性的身体里,有一个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器官——卵巢。它如同一个精密的工厂,负责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。

然而,有时会有“不速之客”造访,比如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妇科三疗区住院医师裴月今天要聊的“卵巢巧克力样囊肿”。名字听起来似乎带着一丝甜蜜,实际上却是一个隐藏的健康陷阱。


1757039724165092.png


为什么叫“巧克力样囊肿”?


卵巢巧克力样囊肿的学名是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”。

顾名思义,这是子宫内膜组织(本该生长在子宫内的组织)异常地跑到了卵巢上。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依然保持着“本职工作的热情”,随着每次月经周期,它们也会出血。但问题是,这些血液无法像经血一样被排出体外,只能积聚在卵巢内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形成一个个充满陈旧性血液的囊肿。

这些积血颜色暗褐,质地黏稠,看起来就像融化的巧克力,因此得了一个颇为形象的绰号——巧克力囊肿。


1757039741106831.png


是良性还是恶性?


绝大多数巧克力囊肿是良性的,但决不能掉以轻心。它虽然不像癌症那样会疯狂扩散转移,但其“破坏力”不容小觑。

首先,它会破坏正常的卵巢组织,影响卵巢功能,可能导致不孕。

其次,它会引起令人痛苦的进行性加重痛经、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巧克力囊肿有一定的恶变风险,虽然概率不高(约1%),但可能发展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或透明细胞癌等恶性肿瘤。因此,它被视为一种需要积极管理和监测的“良性疾病”。


1757039755566168.png


如何诊断与治疗?


诊断

当出现逐渐加重痛经、不孕、盆腔包块等症状时,就需要警惕了。

医生通常会通过妇科超声来探查,典型的巧克力囊肿在B超下呈现出“毛玻璃样”或“充满细密点状回声”的特征。

抽血检查CA125(一种肿瘤标志物)水平也可能升高,但这并非特异性指标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
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,可以直接观察到囊肿的形态并同时进行活检和治疗。


治疗


治疗策略因人而异,完全取决于患者的年龄、症状、生育需求及囊肿大小。

期待观察:对于囊肿较小(通常<4cm)、无症状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,可以定期复查,密切观察。

药物治疗:主要目的是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、控制疼痛。

手术治疗:对于囊肿较大、药物治疗无效、疼痛剧烈或怀疑有恶变可能的患者,手术是首选。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是标准术式,微创、恢复快,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和生育功能。对于无生育要求、年龄较大、病变严重或多次复发的患者,可能需要考虑更彻底的手术。


1757039936379498.png


如何预防?


遗憾的是,巧克力囊肿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,因此无法做到完全预防,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降低风险或及早发现。

避免经期逆行:减少或避免在经期进行性生活、剧烈运动和游泳。
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加强锻炼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
重视身体信号:切勿将痛经视为“正常现象”,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,应及时就医。

定期妇科检查:每年做一次妇科超声检查,是发现卵巢囊肿最有效的手段。


了解了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后,一定要重视它。浙大妇院吉林医院(长春市妇产医院)有强大的妇科团队,您可以与妇科医生密切合作,按照个性化管理方案,战胜这个“不速之客”,守护好卵巢健康与生育力。


1757039953515332.jpg


初审:郎   巍

复审:赵慕欣

终审:潘永苗